湘政办发〔2015〕51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5月29日
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年)
为推动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4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现状
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已形成以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区域性、综合性和专业性冷链物流市场为依托,以企业为载体的多元发展格局。
——冷链物流初具规模。我省是农业大省,据统计,2013年全省生产肉类6994万吨、蔬菜36036万吨、水果4953万吨、水产品2339万吨。目前,全省肉类、水产品与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16%、21%和7%,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0%、36%和15%。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据调查,全省现有冷冻库容量100万吨,冷藏库容量114万吨,冷链运输车1641辆;全省在建冷冻库容量50万吨,冷藏库容量73万吨;大部分大型商业超市及其连锁经营点配置了冷藏冷柜设施。
——先进技术逐步推广。冷库建设正由传统冷库向现代化的钢结构单体拼装库快速转型,制冷工艺从高温、低温发展为预冷、气调、超低温、速冻、恒温、制冰等各种类型。运输车辆向高温、低温和常温“三层温”冷藏车发展,GPS定位、恒温控制运输和蔬菜真空预冷技术迅速推广。
——优势企业快速成长。全省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452家,一批肉类食品、农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终端的冷链物流和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不断壮大,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形成与农产品资源大省、消费大省相称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冷库仍采用老技术,设施陈旧老化,仅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和储藏,功能单一,利用率偏低。二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经营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区域化、连锁化、规模化的服务网络,难以提供全程综合化的冷链物流服务。三是生鲜农产品冷链运输比例偏低。省内80%—90%生鲜农产品仍处在常温下流通,肉类、水产品及果蔬的流通腐损率达18%、20%、30%;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存在“断链”现象,全程冷链比率过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居民消费升级、保障食品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营造冷链物流发展良好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先进冷链物流技术为支撑,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加快冷链物流理念、技术、标准、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强资源整合,完善网络布局,支持企业发展,拓展服务功能,全面构建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农产品生产规模与布局状况,分析产品流量、流向及其储运的技术要求,综合考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以及交通区位等条件,优化冷链物流发展布局。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我省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产地与销地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方面的差异,结合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
3、市场运作,政府扶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管理企业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政府加强发展规划引导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重点冷链物流项目给予扶持,为冷链物流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4、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选择规模大、产地集中的肉类产品、水产品和果蔬产品,优先发展冷链物流。重点支持经营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扶持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做强做大。
(三)主要目标。经过三年努力,全省冷链物流发展实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技术先进、设施配套、上下游无缝衔接、运行管理规范的冷链物流发展格局。到2017年,肉类、水产品与果蔬的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6%、30%、13%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40%、45%、20%左右,流通环节产品损腐率分别降至15%、16%、25%以下。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全省新增现代化冷库库容200万吨,其中产地预冷50万吨,新增冷藏运输车辆1000台。培育5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集团,30家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冷链物流骨干企业。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冷链物流空间布局。重点打造“一核三基地”,即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的冷链物流聚集区,以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为中心的环洞庭湖冷链物流基地,以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为节点的湘南冷链物流基地,以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为节点的大湘西冷链物流基地。长株潭核心区在优化现有肉类、水产品冷冻物流设施的基础上,重点配套建设一批果蔬冷藏物流配送中心,建立完善城镇冷链物流配送终端网点,形成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区。环洞庭湖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建立完善的水产品、猪肉冷链配送体系。湘南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发展肉类、果蔬冷链配送体系。大湘西冷链物流基地重点发展果蔬、牛羊肉冷链配送体系,特别是柑桔、猕猴桃、杨梅等特色水果冷链配送。
(二)构建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建立以大型屠宰企业为依托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依托新五丰、伟鸿、海泰、大康牧业、湘佳、临武鸭等重点骨干屠宰加工企业,改造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立全程“不断链”的肉类物流网络,形成以猪肉为主导、羊牛及家禽肉类为辅的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体系。
专栏1:全省肉类主产区分布情况
宁乡县、浏阳市、衡阳县、湘潭县、长沙县、洞口县、衡南县、湘乡市、桃源县、耒阳市、双峰县、武冈市、新化县、汨罗市、祁东县、常宁市、岳阳县、澧县、石门县、临武县、新晃县、溆浦县、洪江市
2、建立以主要水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为主体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依托省水产公司、益华水产、大湖股份、天泓渔业、渔家姑娘等水产加工养殖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冷藏设施和装备,完善水产品超低温储藏、运输、包装和加工体系,建立从生产运输、分割包装到市场销售全过程冷链物流网络。
专栏2:全省水产品主产区分布情况
沅江市、华容县、南县、湘阴县、安乡县、汉寿县、鼎城区、衡阳县、澧县、衡南县、祁阳县、祁东县、岳阳县、桃源县、汨罗市、湘潭县、临湘市、宁乡县、资兴市、沅陵县
3、建立以果蔬基地为依托的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依托泸溪、麻阳、石门、洞口、洪江等柑桔主产区,吉首、永顺、溆浦等猕猴桃主产区,炎陵黄桃主产区,宁乡、浏阳、道县、祁东等蔬菜主产区,推广产地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建立跨地区长途调运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反季节销售。
专栏3:全省蔬菜主产区分布情况
宁乡县、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区、道县、攸县、零陵区、南县、祁东县、湘乡市、湘潭县、冷水滩区、东安县、醴陵市、沅江市、华容县、耒阳市、祁阳县、湘阴县、中方县、鹤城区、芷江县、通道县
专栏4:全省水果主产区分布情况
麻阳县、冷水滩区、石门县、泸溪县、浏阳市、溆浦县、沅江市、洪江市、慈利县、祁阳县、永顺县、衡阳县、南县、零陵区、桃源县、保靖县、洞口县、炎陵县、道县、江永县、靖州县
4、建立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全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冷藏加工配送,建设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冷链物流设施,提高自建冷链物流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与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整合形成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体系。
专栏5:全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分布情况
长沙马王堆、长沙红星、衡阳西园、常德甘露寺、怀化佳惠、攸县皇图岭、益阳海吉星、岳阳湘北、郴州宏进、邵阳豫湘
5、建立以步步高、心连心、佳惠、香江百货等大型商业连锁企业为主体的终端冷链物流体系。依托大型商业连锁超市,布局农产品冷链终端销售体系,做好与农贸市场、社区市场、零售超市的有序衔接。进一步建设、完善、提升为终端消费服务的冷链设施,建设和配置冷藏储藏中转库,购置预冷保鲜、冷藏冷冻、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温控销售柜台等冷链设施设备。积极推进乳制品、速冻产品等其他产品的冷链物流配送发展。
(三)积极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生鲜农产品生产企业从生产源头实现低温控制,积极发展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做好企业内部配送,逐步发展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四)推广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制定和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冷链物流的业务操作,建立以HACCP为基础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积极推行质量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各类生鲜农产品原料处理、分选加工与包装、冷却冷冻、冷库储藏、包装标识、冷藏运输、批发配送、分销零售等环节的保鲜技术和制冷保温技术标准的实施。执行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运输强制标准。加强温度监控和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
(五)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运输、查验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布局一批生鲜农产品低温配送和处理中心;大力改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建设经济适用的农产品预冷设施;配备节能、环保的长短途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全程温湿度监控设备和追溯体系,确保冷链食品在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品质可控性和安全性;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查验与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引导和支持企业使用新型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完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和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改造和建设一批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逐步形成冷藏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冷链物流运输与其他环节的无缝衔接。
(六)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依托各类生鲜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区和大中城市等集中消费地区,建立区域性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设立冷链物流电子台账,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配置冷链物流资源,为建立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系统奠定基础。加强市场信息、客户服务、库存控制和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交易管理等应用系统软件开发,健全冷链物流作业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系统,全面提升冷链物流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广应用条型码、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技术、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标签等技术,建立区域性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系统平台,实现来源可溯、质量可控、去向可查的农产品冷链监测目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重点工程
(一)冷库建设工程。鼓励肉类和水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经营主体,合理选址,充分利用现有低温储藏设施,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库,重点在果蔬、水产品主产区、肉禽生产基地,建设一批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冷藏冷冻加工储存设施,满足全社会对储藏设施的需要。到2017年,全省增加冷库库容(含在建)200万吨,其中,产地冷库库容100万吨。
(二)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在大中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低温条件下中转和分拨功能的配送中心,集中完成肉类和水产品分割、果蔬分拣以及包装、配载等处理流程,形成冷链长短途有效衔接、生产与流通环节紧密联系的物流体系,促进其与上游的屠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以及下游的超市等零售市场协同推进冷链发展。
(三)冷链运输车辆及制冷设备工程。鼓励大型冷链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到2017年,争取全省新增冷藏运输车辆1000台,大幅度提升生鲜农产品的冷链运输率;鼓励肉类和水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企业购置预冷保鲜、冷藏冷冻、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工具等冷链设施设备,提高冷链装备水平,逐步减少“断链”现象的发生。
(四)冷链物流企业培育工程。根据全省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格局,重点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加强扶持,鼓励企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拓展物流服务网络,强化资产重组与战略合作,到2017年,培育5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集团,30家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冷链物流骨干企业。
(五)冷链物流全程监控与追溯系统工程。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选择15个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大型农产品生产及物流企业,率先建设全程温控和可追溯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和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追溯系统。
(六)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工程。加快肉类特别是猪肉以及水产品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大型肉类和水产品企业改造生产流水线及温控设施,加强产品排酸、预冷等低温初加工设施建设,积极推广肉类和水产品冷藏运输和全程监控技术,推动零售环节超市、大卖场冷柜销售方式,形成“无缝化”连接的肉类冷链物流体系。加强地方猪肉储备冷库建设,依托企业冷库完善猪肉储备体系,提高政府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
(七)果蔬冷链物流工程。加强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和冷藏储存环节建设,推动主要产区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力发展冷藏运输,逐步提高果蔬产品冷藏运输能力;完善主销区果蔬冷链配送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的现代化果蔬配送中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环节多、产业链长,是一个跨部门、跨区域的系统工程。省发改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协调会商机制,认真研究和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评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全面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建设、技术应用与推广等各项工作,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监管。各地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
(二)强化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冷链物流相关扶持政策,落实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等政策;落实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用地。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及其他存量土地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涉及到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按规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鼓励利用闲置废弃的工矿用地(尤其是矿坑)建设冷库工程;在农业项目区域内兴建的农产品分拣包装场所、农产品初加工、冷链仓储为设施农业附属设施,其用地管理方式、用地规模按《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执行。优先发放冷链物流配送车辆市区通行证;研制“车型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的标准化共同配送车辆,允许24小时城区通行。充分考虑冷链运输车辆因增加保温车厢和制冷机组使自重增加的特殊情况,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对在高速公路行驶中发生违规行为的冷链物流运输车辆,依法依规从快处理,避免损失;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促进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以及港口、码头、航空航运交通枢纽的冷链物流资源,加快升级改造步伐和配套协作。在物流园区及大中城市周边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冷链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冷链物流企业来湘发展,在农产品主产区和大中城市建设一批产地预冷、分拣中心和城市冷链配送网络,提升我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引导传统的冷藏运输企业在整合原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并购等形式,拓宽物流服务领域,向现代专业低温物流企业转变。
(四)发挥市场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招投标引进一批实力雄厚、国内外知名的冷链物流企业,按照规划布局的要求,建设一批冷链物流设施,特别是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冷链运输服务水平。
(五)加大投入力度。从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统筹安排一部分资金对冷链保鲜设施、冷藏运输工具、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认证和追溯、冷链物流标准制定及标准化示范、冷链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各级财政在支出责任范围内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技术开发给予支持。鼓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银企对接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冷链物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六)加快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人才优势,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多渠道建立冷链物流培训和实验基地。加强与境内外专业机构合作,积极开展冷链物流人才交流,大力引进市场急需的冷链物流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积极推进冷链物流人员技能培训,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加快培养一批高端冷链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