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投诉网欢迎您!消费者维权投诉举报专业平台,真实直播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维权、打假。
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法规 > 法治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质量情况的通报

2018-07-05

  根据《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中国纤维检验局组织全国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开展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和公证检验,对棉花质量进行分析,为政府棉花产业管理部门和涉棉企业分析棉花形势、研究棉花政策、促进棉花产业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从2006/2007年度以来,中纤局每年根据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结果编写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并在不断听取各部门意见和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分析报告的形式与内容进行改进。

  目前,2017/2018年度(棉花专业术语,指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新棉收购加工已接近尾声,根据以往经验,6月至8月末已基本没有检验量,因此,中纤局以2017/2018年度截至2018年5月31日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细绒棉(重点是新疆监管棉花)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形成2017/2018年度中国棉花质量情况分析报告,特此通报。

  一、检验数量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0个,与上一年度持平,涉及加工企业1030家,比上一年度增长4.36%,检验量2336万包,528.5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加27.30%、27.13%(见图1-1)。

  对比近5个年度的新体制企业检验数量,新疆作为我国棉花最主要产区,检验量在全国仍保持非常大的比重,为94.55%(见图1-2),其中,新疆地方检验量仍保持快速增长,增幅达到33.33%(见图1-3-3)。内地棉区检验量逐步进入平稳期,黄河流域棉区检验量同比增长51.20%,长江流域棉区同比下降2.43%。(见图1-3、图1-3-1、图1-3-2)。

  二、指标结果

  (一)颜色级

  颜色级指标是GB 1103.1-2012《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引入的棉花质量指标,它依据棉花的黄色深度(+b)确定类型,依据反射率(Rd%)反映出的明暗程度确定级别,通过类型和级别在颜色分级图中对应的区域确定棉花的颜色级。按照中国棉花颜色分级图,我国锯齿加工细绒棉共分为4种类型、13个颜色级,其中白棉3级为标准级。从类型来讲,白棉和淡点污棉使用价值较高;淡黄染棉由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次棉、污染棉、烂桃棉,或是淡点污棉变异而来,使用价值较低;黄染棉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因多年存储变异,或回潮率大的籽棉未及时晾晒而变黄,这类棉花品质极低。各个类型中,1级为最好。

  从2017/2018年度新体制棉花检验情况来看,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颜色级指标最好,白棉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8.17%。黄河流域棉区整体颜色级指标介于西北内陆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水平之间,淡点污棉占比较多,为50.65%,白棉占比为46.80%。长江流域棉区颜色级指标最差,淡点污棉占比达到66.76%,白棉占比仅为17.07%(见图2-1)。

  对比实施颜色级指标五年来的数据,我国棉花颜色级指标整体保持稳定,其中,2017/2018年度白棉占比较上年度增加了0.7个百分点,全国以白棉2级、3级为主,白棉1级、2级占比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6.3个百分点;淡点污棉占比较上年度降低了0.3个百分点;淡黄染棉及黄染棉占比也均较上一年度有小幅下降(见图2-2、图2-3)。

  (二)轧工质量

  轧工质量是指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及所含疵点种类的多少。

  从2017/2018年度新体制棉花检验情况来看,新疆棉的轧工质量为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棉花轧工质量为差的比例最高,为4.90%,由于机采棉加工方式的特性,新疆棉中轧工质量为差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范围来看95%以上棉花轧工质量为中档(见图2-4)。

  (三)长度

  长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棉花的整体使用价值密切相关。细绒棉的长度由25毫米级至32毫米级依次分为八个长度级,其中28毫米级为标准级,30-32毫米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高,25-26毫米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低。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逐包检验平均长度为29.00毫米;长度级加权平均值为28.55毫米。从各产棉省棉花逐包检验平均长度看,甘肃棉花长度最长,达到29.46毫米,其次是新疆,为29.03毫米,拉高了全国平均值;其他省份棉花长度多集中在28.00-29.00毫米之间,湖北棉花长度表现最差,为27.45毫米(见图2-5)。总体来看,各长度级占比中,新疆、甘肃棉花集中在28-30毫米之间,其他省份棉花集中在27-29毫米之间(见图2-6)。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7/2018年度棉花长度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中,逐包检验平均长度较上一年度减少0.02毫米;长度级加权平均值较上年度减少0.03毫米。全国长度级低于长度标准级的棉花占比为7.97%,比上一年度增加0.42个百分点,30-32毫米长度级的棉花占比再次突破10%,达到10.33%,较上一年度减少0.78个百分点(见图2-7)。

  (四)马克隆值

  马克隆值是棉花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反映,是棉花主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成纱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棉花的马克隆值越高,一般棉纤维成熟度越好;马克隆值过高,则成熟过度,纤维较粗,纤维抱合力差、成纱强力和条干均匀度不理想;马克隆值过低、细度过小、成熟不足,则容易产生有害疵点,织物染色性能差;只有马克隆值适中,棉花的细度适中、成熟适中,才具有较高的纺纱性能,获得较全面的使用价值。

  细绒棉的马克隆值共分为三级五档,按马克隆值从低到高依次是C级的C1档、B级的B1档、A级的A档、B级的B2档、C级的C2档。马克隆值级A级的使用价值较好,B级的使用价值正常,C级的使用价值较差。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马克隆值级A级占比15.16%,较上年度提高2.84个百分点;C级占比20.36%,较上年度降低0.22个百分点;B级占比64.47%,较上年度降低2.6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各产棉省份中,甘肃、新疆的棉花马克隆值较好,A档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河北棉花C2档占比分别达到84.58%、78.25%,棉纤维细度值过大、成熟过度问题突出,马克隆值指标最差(见图2-8)。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7/2018年度马克隆值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马克隆值A档占比15.56%,马克隆值A档和B档占比79.63%,仅次于2014/2015年度水平(见图2-9)。

  (五)断裂比强度

  断裂比强度是重要的棉花内在质量指标,与纱线的成纱强力有很好的相关性。细绒棉按断裂比强度值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分五个档,即很强、强、中等、差、很差。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断裂比强度值28.03cN/tex,较上年度提高了0.09cN/tex。

  各产棉省份中,甘肃棉花平均断裂比强度最高为29.74cN/tex,较上一年度提高0.36cN/tex;江苏棉花平均断裂比强度提高最多,提高了0.42cN/tex,达到29.18cN/tex;全国最主要产棉区新疆棉花的平均断裂比强度最低,为27.96cN/tex,但也较上一年度提高了0.13cN/tex;其他产棉区棉花平均断裂比强度均在全国平均线以上(见图2-10、图2-11)。

  对比近5个年度的数据,2017/2018年度棉花断裂比强度指标较上一年度有所提升,强及以上占比28.24%,较上一年度提高了1.84个百分点,中等占比基本持平(见图2-12)。

  (六)长度整齐度指数

  长度整齐度指数是重要的棉花质量指标,用以表示棉纤维长度分布均匀或整齐的程度,对纱线的条干、落棉率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纱线的强度也有影响。细绒棉按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五个档,分别是很高、高、中等、低、很低。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82.49%,比上一年度低0.42个百分点。甘肃棉花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最高,为83.14%,高和很高占比达到60.04%,表现较为突出;其次是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新疆,高和很高占比都在20%以上;安徽、湖南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为中等的占比较多,均为80%以上;湖北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为低及很低的占比明显多于其他省份(见图2-13)。

  各产棉省份中,除甘肃、江苏外,各地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全国最主要产棉区新疆在本年度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为82.50%,比上一年度低0.43个百分点;湖南、湖北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较上一年度降低明显,甘肃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表现较为稳定。但总体来说,各产棉区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标波动较大(见图2-14)。

  2017/2018年度全国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较上一年度有所下滑,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为82.49%,较上一年度低了0.42个百分点,低及以下档的占比1.43%,高及以上档的占比33.78%(见图2-15)。

  (七)综合评价

  2017/2018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综合质量有所提升。从颜色和轧工质量来看,颜色级指标区域化差异较为明显,近年来各区域检验量占比逐渐趋于稳定,因此颜色级指标变化不大,以白棉为主,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白棉2级与白棉3级两档。轧工质量主要集中在中档,中档及以上占比达到98.67%。从纤维长度来看,平均长度基本与上年持平,但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有所下降,其中,长度指标体现在30-32毫米长度级与28-29毫米长度级的棉花保持上一年度占比,较往年均大幅增加。从纤维内在品质来看,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两项指标表现均较为良好;其中,马克隆值指标较上一年度再度提升,A级占比明显增加,C2档过成熟棉占比减少;平均断裂比强度指标回升,强及以上棉花占比提高。作为全国最大棉花产区新疆2017/2018年度棉花各项质量指标与上年度相比,平均长度降低0.02毫米、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降低0.43个百分点、马克隆值A+B级占比增加了1.57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提高0.13cN/tex,总体内在质量状况好于2016/2017年度。

  三、棉花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7/2018年度是在三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第一年,在价格回归市场,纺织企业优质用棉需求难以满足的形势下,棉农及棉花加工企业普遍更加注重棉花内在质量,以求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好的质量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拓宽产品销路。今年棉花质量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异性纤维、混等混级、品种适应等问题仍然不能放松。

  究其原因:一是产业规模,我国棉花种植以小户、分散为主,棉花生产集中度低,有较大推广面积的品种很少,在加工环节,大部分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经营理念和质量意识较差,部分虽然有质量意识,但不注重在收购棉花时细分棉花等级的能力。二是籽棉流通形势,很多棉农采摘后待价而沽,又未执行“分存”,导致早期采摘的籽棉和后期采摘的籽棉掺混,马克隆值等指标差异较大,对后续纺织环节影响较大;由于担心综合指标低的棉花卖不出去,棉农或棉花加工者有意识的将优等棉花和低等棉花掺混在一起优劣混卖,形成资源浪费,造成棉花品质普遍中等偏下,高品质棉花匮乏。三是随着国家取消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很多“两小一土”及无资质的加工企业因其体量小、经营灵活、加工成本低而呈现开工趋势,造成抢占资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四是品种选择,我国的棉花品种繁多但优良性状突出的比较少,品种更新换代加速,种植品种混乱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棉花的质量;同时,新疆机采棉均是将原有的手摘方式的棉花按照机采的要求进行种植,始果始节位低、株型松散、成熟期较松散、纤维短、质量较差,不是机采棉的最佳选择品种,在品种选择与新品种选育上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相关建议

  为促进棉花质量提升,提高我国棉花的整体可纺性,提出如下建议:

  (一)把握棉花产业形势,继续完善宏观调控政策

  一方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已在新疆进行四年时间,回顾四年来的改革历程,改革工作对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国储库存压力、减轻财政负担、稳定生产、保障棉农利益、促进下游纺织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依托深化改革三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每吨18600元的水平鼓励棉农种植高品质、高质量的棉花,引导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另一方面,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取消了棉花加工资格认定行政许可事项,棉花加工市场准入机制取消后,要加大棉花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力度,进一步健全棉花加工抽检、预警机制,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棉花加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同时要通过市场的良性竞争过滤“两小一土”加工企业,引导形成与质量挂钩的棉花价格,以纺织企业需求倒逼出好棉花。

  (二)发挥质量大数据作用,加大科技兴棉力度

  加强棉花质量大数据与其他行业的结合与应用,尤其是要推进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积极推动棉花产业信息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棉花公证检验结果在纺织配棉中的应用、公证检验证书与现代物流的结合、公证检验结果的“大数据”应用与质量分析等。同时要深入研究质量数据在棉花良种培育、提升科学植棉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中的指导与参考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提升棉花供给质量。加大对机采棉在育种、栽培管理、采摘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力度,深入研究机采棉各项质量指标,使机采棉与手摘棉针对不同纺纱需求,优势分别得到发挥。

  (三)树立品牌效应,提高优质棉市场竞争力

  目前棉花企业中中小企业偏多,对于品牌建设存在着较大程度上的盲目性,建设现状很不理想,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很低,因此,要引导和帮助加工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质量,放大品牌效应。一是树立优质棉花、优秀加工企业品牌效应。通过市场筛选,培育质量信誉好的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质量品牌,增强产品竞争优势,提升宣传效应,树立典型示范,在全国范围内引领棉花质量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国家相关棉花政策多向400型企业倾斜。引导加工企业不断完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文化,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产品质量,自动淘汰掉产品质量差、管理方式落后、加工设备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三是推广利用现有棉花品牌。加大品牌棉花的宣传力度,严格规范质量信誉登记流程,推广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纺织等一系列环节保护经品牌认定的棉花,开通品牌棉绿色通道,保护经市场认定的优质品牌棉。

  (四)监督与服务并举,提升全国棉花质量水平

  围绕纺织企业需求,针对棉花质量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力度,提升棉花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工作有效性,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强现场调研,掌握纺织用棉质量状况,做好质量分析,了解企业对棉花质量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棉花质量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三是加快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建设,积极实施棉花加工企业分类监督管理,发挥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在企业贷款、公证检验资格等方面的作用,督促棉花加工企业落实各项质量义务。四是密切关注棉花市场质量状况,做好棉花质量分析,加强安全风险预警和隐患排查,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风险。五是加强质量服务,督促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挑拣异性纤维和分等级收购、置放、加工棉花,指导企业按标准要求标注质量标识。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及生产建设兵团所产棉花因其在品种、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而在一些质量指标上各具特点,因此,本报告中对其分别统计分析,并分别简称新疆地方、新疆兵团。

  ②棉花的颜色级指标与原标准中的品级指标并无对应关系。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颜色级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个类型,其中白棉分为1到5级,代号分别用11、21、31、41、51表示;淡点污棉分为1到3级,代号分别用12、22、32表示;淡黄染棉分为1到3级,代号分别用13、23、33表示;黄染棉分为1级和2级,代号分别用14、24表示。

  ③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锯齿加工细绒棉的轧工质量分为好、中、差三档,分别用P1、P2、P3表示。

  ④棉花长度并非指单根棉纤维的长度,而是根据一定数量的棉花所有棉纤维长度分布的数理统计量。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细绒棉长度级分级及长度值范围分别是:25毫米级,25.9毫米及以下;26毫米级,26.0-26.9毫米;27-31毫米级以1毫米为级距依次类推;32毫米级,32.0毫米及以上。

  ⑤对各棉包进行逐包抽样检验,各样品检测长度值的算术平均值。

  ⑥对各棉包进行逐包抽样检验,实测长度后计其长度级,各长度级级值与该长度级占总检验量的比率乘积之和。

  ⑦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马克隆值级的分级、分档及马克隆值范围分别是:A级,A档,3.7-4.2;B级,B1档,3.5-3.6;B级,B2档,4.3-4.9;C级,C1档,3.4及以下;C级,C2档,5.0及以上。

  ⑧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断裂比强度的分档与断裂比强度值范围分别是:很强档,31.0cN/tex及以上;强档,29.0-30.9cN/tex;中等档,26.0-28.9cN/tex;差档,24.0-25.9cN/tex;很差档,24.0cN/tex(不含)以下。

  ⑨根据现行棉花国家标准,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与长度整齐度指数范围分别是:很高档,86.0%级以上;高档,83.0%-85.9%;中等档,80.0-82.9%;低档,77.0%-79.9%;很低档,77.0%(不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