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2016年7月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汇总情况分析》,全省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33大类食品6688批次,分别按照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等进行检验,共发现不合格样品219批次,总体发现样品不合格率为3.27%。
检出问题的食品有18大类,分别为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饮料、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豆制品、蜂产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类别有冷冻饮品(25.0%)、酒类(16.0%)、餐饮食品(14.9%)、蜂产品(13.3%)、方便食品(6.90%)等。
发现的主要问题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81批次)、其他微生物不合格(69批次)、其他污染物超标(27批次)、品质指标不合格(18批次)、金属污染物超标(10批次)、兽药残留(6批次)、检出非食用物质(4批次)、检出禁用农药(2批次)、茶叶中检出蔗糖含量较高(2批次)、标签标识不规范(1批次)。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有防止变质、改善感官、保持营养、方便加工等作用,超过标准范围和使用量添加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问题较为突出的是酒类中甜味剂超标,糕点中防腐剂、甜味剂超标,薯片中铝残留量超标等。原因主要有:为了过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违反规定使用防腐剂;为增加产品口感,违规使用甜味剂;为改善产品感官,违规使用含铝膨松剂;也存在因误读食品安全标准、工艺水平不精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况。
针对以上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督促有关市州局责成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查找问题原因、排查风险因素,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的企业进行立案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