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淘宝和工商总局“对掐”的关头,淘宝网昨天下午宣布,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终于在这场暗战中打破沉默,称“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必须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通过社会共同治理,而不是各自为政。耐人寻味的是,发布此消息前两个小时,淘宝还针对工商总局痛斥阿里“五宗罪”的白皮书做出强硬回击,直言工商总局网监司刘红亮司长“情绪执法”,并决定正式投诉。
强硬:拟投诉工商总局“情绪执法”
淘宝“叫板”工商总局事件继续发酵。
27日,淘宝喊话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别吹黑哨”后,昨天上午,工商总局主管的《中国工商报》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直指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为了扭转27日应对“淘宝小二”公开指责的回应过于绵软,导致舆论一边倒的被动局面,工商总局连夜祭出了原本是内部文件的《白皮书》作为杀手锏,而且措辞强硬——阿里巴巴集团对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长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长期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理,以致养痈成患,不仅使自身面临成立以来的最大诚信危机,也对其他网络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产生不良示范影响。
关于为何选择此时发布,白皮书解释说:“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
这份白皮书还透露,北京和江苏、山东等地方工商局网监机构负责人告诫阿里巴巴集团,诚信经营是基础,作为大型网络经营企业,要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放在首要位置,要充分运用内部管理规则进行有效管理。白皮书还提及了阿里巴巴集团表态情况:“阿里巴巴集团认为,自身存在的最大风险来源于三个方面,假货、知识产权和炒作信用。阿里巴巴集团对新兴市场管理经验不足,与监管部门沟通不够。”
这场PK也引来海外媒体的围观,多家重量级媒体将这一新闻事件解读为中国工商总局指责阿里巴巴卖假。
示弱:“假货不由淘宝造成但认了”
在阿里上市之前,海外媒体对淘宝卖假货的问题就格外关注。在强势叫板工商总局执法权威性的同时,阿里也意识到了事态扩大化对其国际形象的损害。
昨天16时许,淘宝官方微博宣布,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在这篇长微博中,马云表示,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相比两个小时前的强硬,淘宝显然在自找台阶寻求妥协。马云还解释说,欧美发展的经历证明,在粗放型经济环境下,特别是人均GDP约5000美元时成为假货最盛行时期,而今天的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失,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都使得假货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到了日益严重的时期。
淘宝同时也为自己主动打假的努力进行辩护,称目前阿里投入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员工已经超过2000人,并招募来了全国54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接近了万人的惊人规模”。 不过,对于淘宝的打假战绩,很多网友表示不敢恭维:“都是假打得完吗?”
“这个声明展现了淘宝决心打假的姿态。”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分析,利用大数据技术、团队作战打假其实是一个电商平台打击假货的应有之义,淘宝展现配合政府部门打假是此事件的良好发展,但打假涉及制度技术、人员配置、多部门联动合作等因素,“特战营打假”的成果还有待观察。
危机:淘宝黄金十年即将结束?
此前,马云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淘宝不是假货的制造者,而是假货的最大受害者。但业内人士分析,随着90后群体日渐成为消费主力,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或将终结淘宝野蛮生长的黄金十年。
数据显示,淘宝在2003年出现之后就一直高速发展,2014年淘宝的销售额超过1.17万亿元,成为阿里集团销售额的主要贡献者。但是淘宝网从2012年开始,增长率一直在下降。商业渠道匮乏,消费需求激增的年代,淘宝打通了商品流转环节,减少了中间环节,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但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对品牌消费,个性消费的追求和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日渐苛刻,淘宝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分流到一些大型专业电商。这正是马云强调“假货事关淘宝生存”的原因所在。
“‘淘宝小二’的公开信,称‘我们是受害者而非受益方’有些不合适。”洪波直言,对于自己平台出现假货,淘宝应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表示委屈和喊冤,不能以“淘宝是年轻人的创业平台”而寻求豁免权。阿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国际国内上有较大影响,而假货是淘宝的“软肋”,也是马云不愿提及的“痛点”,是影响阿里系国际化进程的很大因素。
他提醒,工商部门和淘宝只有加强合作,一起监督,才能让中国电商的国际化进程摆脱外媒“假货多”的偏见。
电商平台打假道路曲折漫长。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指出,网络经济犯罪隐蔽性强、易逃避监管、查处难度大,打击网络售假需要监管部门、电子商务平台、网店、消费者同心协力,不能互相推诿避重就轻。电子商务平台的大数据优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监控和跟踪假货流通的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追溯假货提供便利。
事件回放
1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此次监测共完成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其中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淘宝网样本数量最多,为51个,但正品率低,仅为37.25%。
1月27日下午,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十大案例的现场,一封署名为“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公开信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公开信直指工商总局网络商品监管司司长刘红亮,“您违规了,别吹黑哨!”,称23日发布的监测结果存在违规之处。
1月27日15时,商务部也“发声”,表示将继续把互联网领域专项整治推向深入,健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政府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满意的网购环境。
1月27日晚,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回应,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是工商总局的法定职责,工商机关将一如既往依法加强网络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切实维护网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月27日晚,“淘宝小二”删除了“上头条”的公开信微博。
1月28日上午,工商总局发布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
1月28日下午2时50分,淘宝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针对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1月28日下午4时56分,淘宝网官方微博再发长微博,称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利用大数据打假的契机,联动全社会的力量,更为彻底有效地解决全社会困扰多年的假货难题。(记者 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