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家发改委19日表示,虽然交易额和订单量不断刷新,但“双十一”网购节狂欢也存在制假售假、虚假优惠、刷单炒信等诸多成长的烦恼。
国家发改委19日正式发布由中国改革报社和国家信息中心、中诚信、阿里巴巴等单位编制的《2016年“双十一”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
《报告》指出,从各方大数据监测结果来看,在软硬件服务水平提升同时,大流量的网络交易所带来的信用问题仍层出不穷。
一是制假售假问题仍存在。“双十一”网购节期间,互联网上曝光的失信案例中,制假售假类占比仍然较高。部分商家趁机以次充好、以旧翻新,或者大量销售高仿造假产品。
二是促销活动“暗藏陷阱”。以上海为例,11月11日—20日期间受理的涉及“双十一”网购节的投诉案件中,促销优惠不实是消费者投诉最为集中的问题,占比62%。
三是刷单炒信仍未绝迹。通过分析全网及各大平台刷单数据,发现各大电商平台普遍存在刷单炒信行为。该类行为主要聚集在家居生活、礼品饰品等领域。
四是个别中小电商的物流服务体系对高峰超负荷运行并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差评较2015年“双十一”网购节、2016年10月有显著上升,家居、建材、电子产品售后投诉率较高。
五是数码产品和家电失信问题曝光较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中心监测发现,“双十一”期间,互联网上消费信用话题反响情况中数码产品曝光量占比高达29.59%,家电产品失信案例占比达24.22%。
六是网络诈骗“三危”难防。根据统计,11月1日—11日,猎网平台(首个警民联合网络诈骗举报平台)共接到全国用户报案532起,涉案总额约491.2万元。
七是钓鱼网站花样“斗法”。“双十一”网购节当天,360系列安全产品总计拦截钓鱼网站攻击5193万次,其中赌博、彩票类钓鱼网站明显增多,且这些网站服务器大多设在境外地区。
八是广告用语近半违规。“双十一”网购节期间,凭安征信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发现,出现违禁词的商品件数占促销商品的42.19%。其中,“最新”、“独家”、“完美”使用频次最高,并主要集中在礼品/饰品、美妆护理、母婴用品等商品品类中。
九是消费者失信须警惕。大数据监测显示,部分消费者的失信行为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有三种失信行为值得关注:恶意差评、恶意退货和恶意透支。
作者:周锐
- 已解决:热水器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短期使用
- 已解决:门店不解决问题,与售后踢皮球
- 已解决:京东自营旗舰店热水器发错颜色不予处
- 已解决:购买之后没有获得相应的积分
- 已解决:集成灶首次就无法使用蒸箱功能,售后
- 已解决:产品故障,京东不处理
- 已解决:目前四次漏水,泡发新家柜板
- 已解决:欺诈消费者
- 已解决:冰柜外边面凹凸不平,有波浪,右下角
- 已解决:购买的小厨宝,因为商家和物流的原因
- 已解决:虚假销售,没有告知是展机,维修不彻
- 已解决:通电洗衣机不运行
- 已解决:京东购物平台买的美的的浴霸547元
- 已解决:美的空调不制热不制冷,质量有问题,
- 已解决:永辉超市
- 已解决:在延保期内,申请维修,提供五次材料
- 已解决:美的加湿器出现不能加湿问题
- 已解决:声音大,效果不好,体验感差,不让七
- 已解决:商家涨价故意不发货
- 已解决:商品出厂存在问题
- 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第四批铁拳
- 【以案释法】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管局2024
- 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民生领域案件查
- 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公布民生领域“铁拳”
- 孟连县市场监管局2024年民生领域“铁拳”
-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通报8件民生领域计量违
- 【典型案例】2024年染发类化妆品违法行为
- 【行政合规指导】轻微免罚 过罚相当 法理
- 临沧市市场监管局2024年度第四批铁拳行动
- 以案释法|同心县市场监管局药械监管行政
- 清远市市场监管局公布2024年商品过度包装
- 严查电子计价秤“缺斤少两!柳州市市场监
- 酒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个制止餐饮浪费典
- 盘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
-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4年燃气安全
- 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4民
-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第四批民生领
- 阿勒泰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起化妆品
- 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一批电动自行车
- 拜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旅游食品安全典